我個人喜歡尋找 Doppelgaenger 腕錶。這些腕錶通過不同的製造商同時生產、推出和銷售。這就帶出了1950年代的 "Cornes de Vache "計時碼錶。江詩丹頓在1954年至1960年間推出的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Ref.6087,以及 LeCoultre。我之前曾單獨報導過這兩款腕錶,但我認為把它們放在一起,看看它們有多相似,會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2024 年 10 月 02 日
相同或不同!?江詩丹頓「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
Marcus Siems @siemswatches
收藏家、作家、資料分析師
我個人喜歡尋找手錶 二重唱.這些腕錶透過不同的製造商在同一時間生產、推出和銷售。這些腕錶看起來幾乎一樣,來自同一個時代,只是錶盤上的名字不同。
在 20 世紀,生產並不是垂直整合的,很少會出現我們今天所說的內部零件生產,更不用說完全組裝的手錶了。這個系統被稱為 製造:專門的零件供應商將他們的產品賣給腕錶製造商。由於零件供應商(例如錶殼製造商)會同時將產品銷售給多個品牌,因此您可以在完全不同的鐘錶製造商中找到幾乎完全相同的腕錶。
其中一對著名的 Doppelgaenger 復古腕錶是「565」--以百達翡麗的 565(左)命名,與時度(右)和雅典(Ulyse Nardin)等品牌的腕錶共用同一錶殼。565(左)與時度(右)和雅典(Ulysse Nardin)等品牌的腕錶共用同一個 Francois Borgel 表殼。照片來源 Antiquorum & 時間之箭.
這就是1950年代的 "Cornes de Vache "計時碼錶。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在1954年至1960年間推出的6087型計時碼錶以及LeCoultre(LeCoultre)的6087型計時碼錶均採用了這些獨特的設計。6087,以及 LeCoultre。我之前曾單獨報導過這兩款腕錶(見[這裡] 和[這裡]),但我認為把它們放在一起,看看它們有多相似,會讓人驚訝。
比較江詩丹頓(左,編號 6087)與 LeCoultre(右)於 1950 年代製作的著名「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照片來源 Antiquorum & Hodinkee.
這兩款有多相似?除了錶盤簽名之外,還有其他不同之處嗎?因為...應該有吧...當價格相差數倍時......?
1) 案例
如果您不熟悉這些錶款,這就是其名稱的由來:錶耳可比作牛角 - 對於 1950 年代的大膽設計而言,這是非常簡單、直接的命名,也是當時 VC 的標誌性細節。 Cornes de Vache, 淚滴, 蜘蛛 和一個 眾多富表現力的掛耳款式的聚寶盆 讓他們的中世紀設計如此易於辨認。然而,就像這個案例一樣,其他品牌也加入了 Artdeco 的行列。
圖 1. LeCoultre 執行「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的案例研究(雙關)。照片來源 Hodinkee.
兩款腕錶的錶殼非常非常相似,乍看之下難以分辨。兩者具有相同的尺寸 (35mm)、表耳形狀和厚度、相同的按鈕位置和設計...以及相同的錶殼製造商* - Charles Dubois & Cie (Le Locle, 錘頭標記 #170)。
圖 2. 江詩丹頓(左)與 LeCoultre(右)的錶殼底蓋比較。兩者的錶殼製造商相同(Dubois & Cie,編號 170),錶冠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然而,VC 和 LeCoultre 的旋入式錶背分別有 12 和 10 個刻面。在該生產期間,VC 表殼底蓋應進一步刻上「Vacheron et Constantin」字樣。照片來源 裸體製錶師, Hodinkee & 工藝+量身定制.
然而,現在我們來看看兩大不同之處:旋入式錶背與錶冠!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 VC 的錶殼底蓋有 12 個刻面,而 LeCoultre 的只有 10 個刻面(圖 2)。其次是錶冠。兩者都有鉚釘,但 VC 的 「帽子 」是圓形的,而 LeCoultre 的 「帽子 」則是扁平的(見上圖比較)。
1a) 另一種案例設計或狀況?
仔細觀察不同表款的表耳,會發現表耳的側面可能是圓滑的(大多數),也可能是有相對角度的,甚至是拉絲的(很少見)。錶殼側面也是如此。現在問題出現了:錶耳與錶殼表面的修飾較為明顯,是否代表錶殼保存狀況良好,還是錶殼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我認為錶耳和錶殼側面的斜角和磨砂處理可能是原來的狀態,因為這個細節似乎沒有集中在特定的錶殼編號上(例如,比較江詩丹頓錶殼編號 346,042 與 346,042 號錶殼)。346,042對346,033 或351,606對351,609)。這也可能適用於 LeCoultre 的錶殼。
圖 3. 比較兩款江詩丹頓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的錶耳側面,有(左)和沒有拉絲錶殼和錶耳輪廓。照片由 Antiquorum 提供。
2) 移動
機芯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兩款腕錶均使用 Valjoux ebauche 機芯:LeCoultre 使用 Valjoux 72 機芯,6 點鐘位置設有小時刻度;江詩丹頓則使用 Valjoux 23 機芯(不設小時刻度)。這是唯一的美學差異:VC 492 機芯的處理水平更高,包括日內瓦條紋。
圖 4. 比較江詩丹頓 (左) 和 LeCoultre (右) 兩款以 Valjoux 為基礎的計時機芯。從底面可以觀察到的主要差異是兩款機芯的精加工程度不同。
3) 刻度盤
這些腕錶的錶盤有相當大的差異,但一般而言,兩家製錶廠的風格有許多重合之處。表盤上唯一的差別在於指針的款式 - LeCoultre 的錶款配備 Dauphine 指針,而 Vacheron 的錶款則配備 baton 指針。兩者的時針和分針均為金色,而計時秒針以及小錶盤則採用藍鋼指針。
圖 5. 江詩丹頓 & LeCoultre「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的六種不同錶盤類型。照片來源:Monaco Legend Group & Antiquorum。
這些錶盤(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大部分最初都是鍍銀的,並簽有 "Swiss "字樣。這些腕錶通常只在 6-12 鐘點設有數字(LeCoultre 只在 12 鐘點設有數字),並搭配金色圓點(早期腕錶)或棒狀標記。您可以找到秒針、測速計(基準1000,LeCoultre為藍色和英里)或測速計和測距計的結合刻度(例如在玫瑰金色的VC上)。
小錶盤。正確的小錶盤刻度似乎是 VC 的封閉式「軌道」,以及 LeCoultre「Cornes de Vache」腕錶的開放式刻度與 3 分鐘刻度,最長可達 9 分鐘。小錶盤進一步凹陷並呈簧片狀。
圖 6. 江詩丹頓(左)和LeCoultre(右)「Cornes de Vache」計時碼錶的小錶盤放大圖。照片由Antiquorum提供。
4) 發現詭計
這將會是一個小小的練習,說明哪些細節可能與發現被潤飾過的範例有關。這並不表示我在文中強調的所有其他錶款都是 100% 原裝,也不表示只有這些問題或細節需要檢查。古董腕錶的世界是複雜的,多一雙眼睛檢視您可能購買的腕錶總是非常有價值的。
無論如何,撇開所有的注意事項不談,以下的例子讓我們特別容易識別修復的過程,因為相同的作品在拍賣會上不只出現一次,而且零件都有變更**。
範例 1:VC錶殼編號:373,268;機芯編號:470,084。373,268;機芯號碼470,084,於Antiquorum HK 2011、Christie's NY 2010、AQ HK 2007及AQ Geneva 2006拍賣。
圖 7. 追蹤一枚1950年代江詩丹頓'Cornes de Vache' Ref.6087 的修復過程。如您所見,錶盤於2007年至2010年間重新修復。照片由Antiquorum和佳士得提供。
此錶款的錶盤在 2006 年至 2010 年間曾調換或重做。有兩項特徵顯示了這一改變。首先,外側的秒刻度向外移動,並直接位於錶盤邊緣的後期「執行」中。其次,數字字型也有所改變。最容易發現這一點的是數字「4」的「頂部」以及數字「2」的「底部」。此外,我必須指出,即使是 2006/07 年的錶盤也可能不是原版。上述數字字型與其他錶款不符。錶冠也很可疑。
範例 2:VC錶殼編號346,032; 機芯編號466 , 825,於2011年日內瓦佳士得拍賣會、1994年米蘭AQ拍賣會及1991年日內瓦AQ拍賣會拍賣。
圖 8. 追蹤另一枚1950年代江詩丹頓'Cornes de Vache' Ref.6087。如您所見,這款腕錶每次拍賣時都會更換錶盤。照片由Antiquorum及佳士得提供。
顯而易見...很少有比這個例子更容易識別錶款是否經過修復的了。從 1991 年到 2011 年,這個錶盤被調換了兩次!因此,1991 年的錶盤看起來是原裝的。然而,僅僅三年之後,這款腕錶就換上了全新的金色錶盤。在錶頂上,錶冠也被更換了。 秒針位於 9 點鐘方向。
轉眼 17 年過去了,我們看到錶盤又一次發生了變化。現在它變成了黑色錶盤,所有藍鋼指針也都換成了金色。錶冠也進一步換回了與時代相符的錶冠。
我們需要一個簡短的中場休息,來點真實而美好的東西:
狀況極佳的 LeCoultre 'Cornes de Vache' 腕錶。在完成所有的修復和錶盤更換工作之後,我們需要一些真正酷炫的原創錶款。照片來源 WindVintage.
範例 3:關於換錶殼的個人故事:大約半年前,一位收藏家/製錶師聯絡我,向我提供一枚 LeCoultre "Cornes de Vache"...這不是一隻完整的腕錶,只有機芯和錶盤。據我所知,錶殼--也只有錶殼--是一位匿名的經銷商在幾周前買下的。在此不作詳細說明,似乎表殼可能會被掉包,以提高從 LeCoultre 到江詩丹頓的價值。
4) 結論
當一切都結束後,我們可以回顧正裝計時碼錶黃金時代的兩個傳奇。這兩款腕錶都很好地傳承了上世紀中期的設計風格,並展現了最優秀的低調。其中之一,即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如今肯定更為人熟知......這不僅因為它的銷量是另一款的 10-15 倍,還因為 2015 年,江詩丹頓在其歷史名作系列中重新展現了 "Cornes de Vache"。
江詩丹頓Historiques系列中Cornes de Vache腕錶的現代演繹 - Hodinkee版。照片來源 收藏家.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這兩件作品確實非常相似,而且可能都是為美國市場設計的(機芯上的'VXN'出口代碼)。但是,只要我們知道該往哪裡看,我們還是可以很容易地追蹤到它們的差異。檢查旋入式錶背的刻面,看看錶冠的形狀,最好還能辨認出錶背內的印記。
這些都是可辨識的細節,但真正讓它們與眾不同的是價格...不是 1K,也不是兩倍,而是一個量級(10 倍)。LeCoultre 錶款的交易價格約在 5,000 至 15,000 歐元之間,而類似的 VC 錶款則要超過 100,000 歐元。如此高昂的價格是否合理?我承認 VC 的機芯做工比較好。除此之外呢?VC 也非常罕見,總產量只有 36 隻,但從交易的數量來看,LeCoultre 很可能沒有更多的(如果有的話)腕錶。
像這枚可愛的Ref.江詩丹頓的 6087 腕錶在拍賣會上可輕易拍出六位數字的高價(這枚為 126,000 CHF)。照片來源 飛利浦.
我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讓您以相對合理的價格購買到上世紀最知名的計時碼錶之一,儘管它仍然像母雞的牙齒一樣稀有。從日常佩戴的角度來看,唯一明顯的差異就是 6 點鐘位置多了一個小錶盤。 這是 Doppelgaenger! 因此,我認為應該選擇 LeCoultre - 這件軼事讓我們了解到瑞士鐘錶業在 20 世紀是多麼的山寨。而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可能侵犯版權的額外負擔...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它都是腕錶中的話題焦點
附錄 - 江詩丹頓鑑定系列
我想,作為一個小小的獎勵,我將在 36 個 VC Ref.6087 系列中的 13 款(另外兩款沒有序列號)。順便說一下,我甚至可以說只有 34 隻,因為鉑金錶款不屬於錶殼款式的「Cornes de Vache」,而只是正式歸類於 6087 錶款 - 見 [這裡] 和 [這裡]。6087 - 見[這裡] 和[這裡]
機芯編號 | 案件編號 | 材質 | 規模 | 撥號設定 |
---|---|---|---|---|
(422,599) | 509,768 | PT | 測速計 (哩) | 6-12 支,雙色 |
(446,384) | / | PT | 脉搏计 | 6-12 點 |
466,825 | 346,032 | YG | 秒數 | 6-12 點 |
466,826 | 346,033 | YG | 秒數 | 6-12 點 |
466,828 | 346,035 | YG | 秒數 | 6-12 點 |
466,829 | 346,036 | YG | 秒數 | 6-12 點 |
469,954 | 346,042 | YG | 秒數 | VI-XII 匕首 (Milos) |
469,999 | 351,612 | YG | 測速儀和測距儀 | 6-12 棍 |
470,022 | 351,605 | RG | Tachy-與 T電錶 | 6-12 棍 |
470,023 | 351,606 | RG | Tachy-與 T電錶 | 6-12 支,雙色 |
470,026 | 351,609 | RG | Tachy-與 T電錶 | 6-12 支,雙色 |
470,072 | 373,267 | YG | 測速儀 | VI-XII 棒 |
470,084 | 373,268 | YG | 秒數 | 粘住 |
/ | / | YG | 測速儀 | VI-XII 棒 |
/ | / | YG | 秒數 | 棒 |
表 1.VC ref.6087 'Cornes de Vache',1954-60。
* 請注意:我所能找到的 LeCoultre 錶殼內部唯一的錶背是來自 Craft+Tailored 的錶款。然而,該錶款的錶盤配置並不尋常,並顯示出 12 個刻面的錶殼底蓋。
** 本節並非旨在抨擊或詆毀任何個人、賣家、買家或拍賣公司。我使用這些例子純粹是為了教育目的。
文字和圖形的所有權利均歸作者所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