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機芯上的精美裝飾只是為了美觀,對吧?事實並非如此!回顧過去幾個世紀,我們可以發現在現代腕錶機芯中仍能發現的大部分工藝技術都是源於需要,其次才是視覺上的愉悅。請跟我一起踏上這趟形式、功能與兩者之間的旅程。
2024 年 7 月 3 日
何必煩惱?- 觀賞超越美學的表面處理技術
Marcus Siems @siemswatches
收藏家、作家、資料分析師
您知道嗎?在裝配過程中,錶芯的修飾工序實際上增加了一倍[1]?這是一個非常耗時的步驟。在高級(獨立)製錶的高端領域中,每枚腕錶的機芯手工精加工可能需要超過 100 個工時[2]!即使是百達翡麗和愛彼等較為「商業」的品牌,每枚腕錶的精加工時間(平均)仍在 10-50 小時之間[2]*。
那麼為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精加工技術似乎能「定義」最好中的最好。為什麼任意的美學因素會讓機械腕錶的價格暴漲?嗯,很可能是因為這些並非完全隨意應用在材質上的技術。原本所有這些精細的技術都是植根於功能性的需求。但我說得太遠了。讓我們嘗試透過這份指南,將鐘錶表面處理的內容、方式和原因帶入一點秩序。
百達翡麗Ref.3788 型,搭載 28-255 型萬年曆機芯和各種修飾技術。圖片 Goldammer.
Anglage
程序與外觀。Anglage 描述較大的機芯零件邊緣向下的角度。這些角度恰好為 45 度時稱為倒角,否則稱為斜角。在圓角和所謂的內角(兩個斜面/倒角以銳角相交)中,您可以發現這種技術的高端執行。
技術特性。主板及橋樑上的角度可防止材料應力集中於其邊緣[3]。
Anglage在古董(左,1950年代IWC萬國錶機芯89)和現代高端(右,Romain Gauthier)製錶方面的成就。照片來源 Goldammer & Romain Gauthier.
鋼材著色(藍化)
程序與外觀。當鋼材經過持續的熱處理(回火)後,它會改變顏色。根據溫度的不同,您可以看到材料從黃色變成紫色,再變成藍色,並一直保持這種顏色。您通常會在手錶指針和機芯螺絲上發現這種技術。
最常見的熱處理(回火)會將鋼材組件的顏色變成深藍色調。根據溫度的不同,它的外觀也會在黃、藍、綠色調之間改變。溫度以攝氏度表示。照片來源 Goldammer & Nifty 合金.
Côtes de Genève(日內瓦花紋)
程序與外觀。日內瓦的條紋是以波浪狀的方式(整流法)刮出。每個筆刷都設置成平行的四分之一圓,在宏觀尺度上排列成條紋......這是一種奇妙的視覺錯覺。嚙合齒輪是另一種相關(雖然更簡單)的技術(也是[這裡])。
技術特性。日內瓦條紋等紋理有助於吸附灰塵和油污。由於這些小微粒遠離移動部件,因此不會很快堵塞[3]。然而,條紋並不適用於功能性零件,因為刮痕會以不均勻的方式去除太多材料,可能會對精確度造成負面影響[4]。
您可以看到精細的 IWC萬國錶83型機芯上的日內瓦波紋(日內瓦條紋)。您會發現這種技術主要用於較寬的條紋,因為條紋越窄,製作就越複雜和費時。在右側,您可以看到用來製作條紋的鑲邊工具(整飾規則)。照片來源 Goldammer & 單色腕錶.
Perlage
程序與外觀。這是一種圓形的紋理技術,透過旋轉(例如)砂紙有規律地降低到金屬表面上來完成。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技術,因為您可以在幾乎所有的錶底蓋內側和底板上找到它。然而,每個圓圈的大小決定了perlage的品質與期望 - 越小越好。
技術特性. Perlage 在許多方面與 Côtes de Genève:其質地應該能從移動部件中萃取少量油脂和灰塵。[3-4].
鑲貼是最常見的表面處理技術之一,因為鑲貼通常用於錶底蓋內側和主板表面。圖片 Goldammer & 單色腕錶.
鏡面上光劑(黑色上光劑)
程序與外觀。它是指將金屬表面拋光到像鏡子一樣反光的程度。從特定角度觀看時,即使是最微小的刮痕也會形成完全白色甚至黑色表面的錯覺 - 因此也稱為黑色拋光。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最後的拋光必須使用木材和鑽石漿料手工完成[4]。圍繞此技術的傳說表明,只有在乾燥的天氣下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雨天則絕對不行 - 然而,這究竟是基於材料科學還是迷信,仍有待商榷[5]。
技術特性。即使是極度拋光的表面也是有益的。鏡面拋光可以緩解材料的應力,降低移動部件之間的摩擦,從而提高精確度[3]。
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和愛彼的古董錶機芯各部位的鏡面(黑色)拋光效果。照片來自 Goldammer.
開放式工作(骨架化)
程序與外觀。最後,我們得到了機芯的開放式加工和鏤空化。它描述了某些零件的「透視」性質,以增加機芯和整個腕錶的深度感知。因此,機芯零件是天生中空(鏤空)還是正常零件經過切割和鋸切成中空形狀(鏤空)是有區別的。
技術特性。可以說,鏤空機芯對腕錶的功能幾乎沒有任何正面影響。然而,根據文獻記載,鏤空懷表機芯是為了減少材料的使用量,以便回收 「剩餘物」。
鉭質與鉑金打造的愛彼Royal Oak皇家橡樹系列(25829)鏤空腕錶。照片來源 Phillips 日內瓦.
結論
正如您所看到的,所有這些裝飾都不是為了視覺上的吸引力而發明和建立的,而是以功能性為考量。然而,功能性和美觀性仍然是相輔相成的。平均分佈的形狀在 perlage 或 華麗 Côtes de Genève(日內瓦波狀紋)既美觀又實用。手工完成的腕錶機芯,或因此在各方面都能體現手工藝一詞!
然而,現代生產工具的精密度與材料科學的進步,幾乎使所有這些技術都變得過時!因此,以現代標準來看,精加工只是為藝術而藝術。
概述製錶業中的主要機芯修飾技術。照片由 Goldammer、Monochrome Watches 和 Phillips 提供。
但這不正是今天手錶的意義所在嗎?無論如何,機械腕錶已經不合時宜 - 手機和智慧型手錶的報時更精準、更便宜,而且電池電力也超過(幾乎)所有機械腕錶的電力儲存。購買機械腕錶已不再有實用或功能性的理由[6]。
因此,我們購買腕錶是為了它們的複雜性、個性,有時也是因為我們重視工藝。自從藍寶石水晶錶殼開始成為標準之後,精加工的藝術就被推到了前台。由於精準度居於幕後,機械腕錶的價值可能確實是由其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所決定!
當然,精加工與精細加工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正如 Brandon Moore 在文章[2]中精辟地指出,同類型的精加工可以通過 CNC 機器自動完成,也可以通過穩定的雙手經過長時間完成。品質會有很大的差異。但這方面我們留待下次再討論...
* 高複雜型腕錶以及鏤空腕錶的工時較長,但如果您將「標準」僅限時間的腕錶也計算在內,這就是您的數字。PP與AP的「精加工時數」只是根據整體製錶時數估算出來的。
我必須花點時間感謝Erik Gustafson(@HairspringWatches) 和Max Braun(@mrbWatches),他們獨特而寶貴的基礎工作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推動我終於寫出這份指南。我不認為自己是精加工及其品質評估方面的專家,因此迴避了撰寫這份指南。因此,如果沒有 Hairspring Podcast第 21 集的洞察力和令人愉悅的內容,這篇文章可能要再等幾年才會出現。所以,請好好犒賞自己,聽一聽吧。
參考資料
[1] Watchmaking and the American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Richard Watkins (2009)[連結]
[2] 洞察力:2022 年高級鐘錶市場地圖Brandon Moore,SJX 腕錶 [連結]
[3] 時間物質化:手錶設計中內容與容器關係的詮釋; Michele Pozzi (2023) [連結]
[4] 腕錶加工簡易指南;Laura McCreddie-Doak,波特先生[連結]
[5] WTF 是 Finishing; Max Braun & Erik Gustafson, 髮泉 Podcast [連結]
[6] 藝術、工業與行銷:瑞士製錶業復興的要素; Francois H. Courvoisier (2020) [連結]
文字和圖形的所有權利均歸作者所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