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代正裝腕錶的定義是什麼?是華麗的材質、無可挑剔的質感還是細膩的修飾?在那個時代,(正裝)腕錶的計時功能似乎只是次要層面。整體設計才是最重要的,不應該被時間這種褻瀆的東西所分心。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花俏表圈款式、工藝手鐲和前衛造型被固化為精巧複雜的製錶流派的基礎。這是對傳統的突破,也是對我們通常稱之為「正裝腕錶」這一經典概念的革命。
2023 年 9 月 13 日
1970 年代的服裝腕錶 - 大聲低調
Marcus Siems @siemswatches
收藏家、作家、資料分析師
什麼是正裝腕錶?正裝腕錶是優雅設計和低調的縮影。它們精巧細緻,讓簡約的計時功能大放異彩。不多也不少...然而,有些正裝腕錶的設計確實引人注目,讓您的手腕成為一件複雜的現代藝術品。在製錶史上,有一個特別的時代,讓其中一些最大膽的作品誕生 - 1970 年代。
您想知道 1970 年代的正裝腕錶有多棒嗎?就是這麼棒......表帶、表面處理、顏色、品質,您說得出來的,這裡都有。
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花俏錶圈款式、工藝手鐲[1-2]和前衛造型鞏固了精巧細膩的流派基礎。不過,我們已經說得太遠了......這可能已經是結論的一部分。現在讓我們先分析 1970 年代的服裝腕錶。我從Chrono24[3]上列出的2000多款正裝腕錶中,嘗試將超越單一腕錶、一個目錄列表的趨勢形象化,並檢視在(1970年代)事件的大計中,哪些腕錶一直很受歡迎。
1) 並非所有金子都是金光閃閃的 - 材料
我們傾向於將正裝腕錶與黃金聯繫起來,但這並非必要。正裝腕錶可以是任何材質,只要它適合戴在袖口下,而且除了報時(以及星期、日期、月份、月相等)之外,沒有太多額外的功能。因此材質並非決定性因素,而是設計上的選擇。
圖 1. 1960-2000 年間,正裝腕錶應用材料的歷史分佈。
金色正裝腕錶顯然是整個上世紀的最愛,但在 1970 年代,金色正裝腕錶卻是一種特別普遍的選擇:1970 年代 76% 的正裝腕錶都是金色的。與 1960 年代相比,大約增加了 20%。從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開始,我們可以觀察到全金腕錶的強勁趨勢。與此同時,精鋼和雙色/鍍金正裝腕錶的需求則有所下降。
到了 1970 年代中期,情況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有經濟能力擁有 18K 金表。然而,擁有金光閃閃的腕錶卻是一種時尚。人們渴望時尚、渴望設計、渴望擁有光彩奪目的東西。腕上的矚目設計吸引了眾多觀眾,人們的興趣似乎與日俱增...鍍金和雙色腕錶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請參閱 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雙色腕錶的增長)。
卡地亞 (Cartier) 在新領導層的領導下,前所未有地瞭解人們對平價奢華的渴求。鍍金 (銀) Tank must de Cartier (1977 年) 和雙色 Santos Carree (1978 年) 就是這群熱愛奢華與設計的新一代腕錶愛好者的成果。圖片 Goldammer 檔案.
如果您想要奢華的服裝腕錶,但又希望價格合理,那您就有點為難了。平價奢華的定義就是自相矛盾,那麼您能做些什麼呢?卡地亞在 1970 年代中後期[4-5],一直是這個特殊利基市場的先驅。卡地亞以提供高級珠寶給地球上最富有、最有名的人而聞名,因此開始迎合渴求優雅的大眾。
先是在 1977 年推出 Tank "Must de Cartier",一年後又推出雙色 Santos Carree[4-5]*。Must de Cartier 系列以較便宜的貴金屬 (銀) 作為鍍金的基材。與此類似,Santos Carree 系列腕錶也是公司歷史上首次將 18K 金與非貴重金屬 (鋼) 相結合。不得不說,這些舉動立即獲得了成功。
多彩、時尚、優雅、鍍金 - 卡地亞以這種方式回應大眾對優雅的青睞。 照片 Goldammer 檔案.
1a) 手工黃金 - 手環
隨著金表的普遍增加,我們進一步觀察到人們對金手鏈也特別感興趣。不僅是手鐲,還有非常非常酷的手鐲,與普通的手鐲大相逕庭...但這些花俏的選擇是有代價的。儘管如此,在 1970 年代末期,大約每三分之一的正裝腕錶 (36%) 都配戴金手環。相較於 1960 年代只有約 6-15% 的比例,可說是華麗程度大幅提升。
圖 2. 1960 - 2000 年間正裝腕錶錶帶款式的分佈。
20 世紀 70 年代,珠寶首飾整體上變得相當藝術化。超越腕錶世界的抽象而自然的造型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幫我個忙,谷歌一下 Lapponia[6],您一定不會失望的)。而腕錶手鏈正是這些美學設計的完美舞台。
一小部分來自 1970 年代不同風格的正裝腕錶,搭配令人驚歎的複雜簡潔美麗錶帶。「我喜歡大錶扣,我不能說謊......」。照片 Goldammer 檔案.
2) 不僅光亮,還有色彩 - Dial Color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對 1970 年代服裝腕錶的錶身進行了一些介紹......但現在是時候讓我們一睹其迷人的風采了。那個時代的特別之處不在於錶身,而在於錶面......有些人甚至會稱之為色彩繽紛。1970 年以前,最常見的正裝腕錶都配備白色錶盤,非常乾淨、非常含蓄[7]。說普通可能有點輕描淡寫,因為那時幾乎每第二款正裝腕錶都有白色錶盤。
圖 3. 1960 - 2000 年間 Dress Watch 表盤顏色的分佈。
1970 年代再次成為正裝腕錶的黃金時代。1976 年至 1982 年間,白色錶盤和金色錶盤的比例都超過了 40%。此外,我們還發現黑色(1979 年的高峰期,13%)和首次出現的深藍色正裝腕錶錶盤(1974 年,14%)**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另一方面,鮮豔 (或乾淨) 的顏色選擇在 1970 和 1980 年代達到歷史最低點 (銀色從 1960 年代的 23% 降至 1980 年代的 5%)。
石質錶盤在這個時期變得炙手可熱,也就不足為奇了。[1,10-12]. 堅持時間的信條:如果您追求自然的形狀和色彩以及華麗,您只需選擇石質錶盤!20 世紀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勞力士、江詩丹頓等品牌,尤其是伯爵(Piaget),帶領了錶盤設計的新領域。 您猜對了,這些錶盤都是彩色的(而且昂貴),很少是銀色或白色的。
完美呈現創作年代的1970年代愛彼Ellipse腕錶,搭配黑色錶盤、鑽石刻度、質感十足的18K金錶圈與錶帶。照片 Goldammer 檔案.
3) 完整畫面 - 指針與時標
我認為我們可以就此打住,這樣您就可以對 1970 年代的服裝腕錶有一個接近完整的了解。這就是錶殼、錶鏈和錶盤結構對這個時代的重要性(我認為)。但既然說到這裡,下一步就是指針和時標了。您也將看到這些關鍵元素對其他陣容扮演了多麼重要的配角。
圖 4. 1960 - 2000 年間服裝腕錶指針(上)與時標款式(下)的分佈。
指針和刻度是顯示時間的關鍵元素。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確切的功能是所有設計元素中最低調、最微妙的。在所有 1970 年代的正裝腕錶中,有 54% 的指針是棒狀的 - 商場中最纖細的選擇 - 注定要留在背景中。同樣地,棒狀時標(再次)出現在 54% 的 1970 年代錶盤上(另外 9% 完全沒有時標),基本上與棒狀指針具有相同的功能。
4) 1970 年代服裝腕錶的特色
總而言之,在 1970 年代,(正裝)腕錶的計時功能只是整體設計的次要層面。華麗的材質、無可挑剔的質感以及細膩的修飾才是最重要的,您不應該被時間這種褻瀆的東西所分心。
如果您有幾分鐘的時間,Felix會為您介紹「聖三位一」中的三個傑出例子,它們都是 1970 年代的作品!(從 5:52 開始觀賞色情影片)
讓我們再細分一下。在 1970 年代,正裝腕錶的設計確實是以華麗的外觀為主。這些作品誇張奢華,明顯偏離了經典低調的風格。還有更多。在這個設計驅動的年代,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分支。
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誇張、喧嘩,而且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昂貴的手鏈正裝腕錶。這些腕錶配備石質錶盤,整個錶殼都經過極細緻的絲絨加工,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作。另一方面,這種風格似乎吸引了許多人,而不僅僅是上層的 0.1%。因此,我們也看到奢侈品的民主化。
1970 年代正裝腕錶的精髓 - 江詩丹頓的奢華白金腕錶,錶殼和錶鏈以及青金石錶盤均經過精細加工,以及卡地亞 Santos Carree 精鋼黃金腕錶。照片 Goldammer 檔案.
這兩個例子在執行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卻是 1970 年代正裝腕錶的精髓濃縮。這十年同時展現了......既奢華又可望而不可即,既珍貴又看起來很珍貴,既是少數人的專屬,也是大眾的專屬。它重新定義了各個層面的奢華。但無論您如何看待它,它就是要打破正裝腕錶的經典類型,這是一場風格凌駕於功能之上的革命。
* 此外,使用較便宜的石英機芯和第三方機芯,使這些設計作品的價格大幅下降。
** 這並非巧合,因為 1970 年代最具標誌性的正裝腕錶之一 - 百達翡麗 Golden Ellipse - 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抹亮色如何定義整個系列的身份。[8-9].
參考資料
[1]A History of Vintage Piaget Watches; Tony Traina, Hodinkee;
https://www.hodinkee.com/articles/how-piaget-defined-the-1970s
[2]Jean Pierre Ecoffey;PlusUltra
https://www.plus-ultra.ch/en/tags/jeanpierreecoffey/
[2]Jean Pierre Ecoffey;PlusUltra
https://www.plus-ultra.ch/en/tags/jeanpierreecoffey/
[3]Chrono24,德國卡爾斯魯厄;
[4]Inside the Design - Lust for the Must; Liz Stinson, Hodinkee;
https://www.hodinkee.com/articles/lust-for-the-must
[5]Cartier Santos:A Brief History; Tony Traina, Rescapement;
https://www.rescapement.com/blog/cartier-santos-a-brief-history
[6]《Lapponia 的故事》;《卡勒瓦拉》;
https://www.kalevalashop.com/pages/lapponia-story
[7]Dress Watch Design - From 1940 to 1960; Marcus Siems, Goldammer Vintage Watches;
https://goldammer.me/blogs/articles/dress-watch-design-1940-1960
[8]Patek Phillipe Golden Ellipse - 首款 18K 藍金錶盤;Felix Goldammer,Goldammer 復古腕錶;
[9]The Ellipse - Tracing the Origin of Patek Philippe's Design; Marcus Siems, Goldammer Vintage Watches;
https://goldammer.me/blogs/articles/ellipse-origin-audemars-piguet
[10]你好,石頭撥號怪胎;PlusUltra;
https://www.plus-ultra.ch/en/blog/2023-05-25/hello-stoned-freaks
[11]深入:石製錶盤的歷史;Fergus Nash,Time+Tide 腕錶;
https://timeandtidewatches.com/in-depth-the-history-of-stone-dials/
[12]石質錶盤 - 您需要知道的一切;Felix Goldammer,Goldammer 復古腕錶;
作者保留所有文字和圖形的權利。
發表評論